霍亚:霍普金斯挺阿瓦赢戈洛夫金 |
文章来源:西青区 发布时间:2025-04-05 19:15:59 |
借助此次展览会,全球光伏逆变领跑者阳光电源推出重磅新品组串逆变器SG33K3J。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可再生能源的日益重视,光热发电产业的发展十分迅猛。另外,2016年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国家能源局关于建设太阳能热发电示范项目的通知》提出,共有20个项目入选我国首批光热发电示范项目名单,总计装机容量达1.35GW,包括9个塔式电站,7个槽式电站和4个菲涅尔电站。 据了解,对太阳能光热发电的研究早在1901年就已经开始,但对其深入研究与开发是从2006年左右开始,自2008年起全球光热产业进入快速增长阶段,光热装机容量迅速攀升。相信随着各方面措施的不断落地施行及示范项目的推进,我国光热发电产业将迎来快速发展期。自此,我国成为继美国、德国、西班牙之后第四个掌握大型太阳能热发电站有关技术的国家。首先,光热发电生产过程中基本不会出现高耗能、高污染的情况,是真正环保绿色的清洁能源。此前,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太阳能利用十三五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提出,到2020年光热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0GW。 2013年7月,我国首座太阳能光热发电站在青海并网发电,标志着我国自主研发的太阳能光热发电技术进入初级商业化运行阶段。再次,光热电站出力平滑,可以搭配廉价的储热系统,具有稳定、平滑、可调节的出力特性,对电网极其友好。农村建筑节能实现突破。 二、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在城市燃气未覆盖和污水厂周边地区,推广采用污水厂污泥制备沼气技术。推动有条件的城市新区、功能园区开展绿色生态城区(街区、住区)建设示范,实现绿色建筑集中连片推广。引导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领域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施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技术引领工程。 做好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实践总结及后评估,对典型示范案例实施运行效果评价,总结项目实施经验,指导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实践。鼓励以能源托管或合同能源管理等方式管理运营能源站,提高运行效率。 鼓励农村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居住建筑按《农村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T50824)、《绿色农房建设导则》(试行)等进行设计和建造。专栏8 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技术方向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重点技术方向。进一步加大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标准强制执行力度,逐步实现东部地区省级行政区域城镇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中部地区省会城市及重点城市、西部地区省会城市新建建筑强制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增强建筑节能关键部品、产品、材料的检测能力。 引导地方根据本地实际,出台建筑节能及绿色建筑地方法规。研究建立新建建筑工程可再生能源应用专项论证制度。加强政策创新,进一步发挥好政府的行政约束与引导作用。积极采用太阳能、生物质能、空气热能等可再生能源解决农房采暖、炊事、生活热水等用能需求。 逐步将民用建筑执行绿色建筑标准纳入工程建设管理程序。(三)稳步提升既有建筑节能水平。 加大对相关技术及管理人员培训力度,提高执行有关政策法规及技术标准能力。加强建筑节能材料、部品、产品的质量管理。 (五)积极推进农村建筑节能。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引进、消化、吸收国际先进理念、技术和管理经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三、主要任务(一)加快提高建筑节能标准及执行质量。会同有关部门持续推动节约型学校、医院、科研院所建设,积极开展绿色校园、绿色医院评价及建设试点。在全国不同气候区积极开展超低能耗建筑建设示范。积极研究适应农村资源条件、建筑特点的用能体系,引导农村建筑用能清洁化、无煤化进程。 引导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特许经营等方式投资、运营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项目。推广绿色物业管理模式。 在夏热冬冷及夏热冬暖地区开展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示范,积极探索适合气候条件、居民生活习惯的改造技术路线。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紧紧抓住国家推进新型城镇化、生态文明建设、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以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为工作出发点,以提高建筑节能标准促进绿色建筑全面发展为工作主线,落实适用、经济、绿色、美观建筑方针,完善法规、策、标准、技术、市场、产业支撑体系,全面提升建筑能源利用效率,优化建筑用能结构,改善建筑居住环境品质,为住房城乡建设领域绿色发展提供支撑。 在经济发达地区、大气污染防治任务较重地区农村,结合煤改电工作,大力推广可再生能源采暖。加快提高建筑节能标准。 扩大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规模。积极发展钢结构、现代木结构等建筑结构体系。严格控制建筑节能标准执行质量。研究推广城市社区规划,制定老旧小区节能宜居综合改造技术导则。 强化依法行政,提高违法违规行为的惩戒力度。专栏4 绿色建筑发展重点工程绿色建筑倍增计划。 (四)深入推进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结合建筑法、节约能源法修订,将实践证明切实有效的制度、措施上升为法律制度。 十二五时期,我国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事业取得重大进展,建筑节能标准不断提高,绿色建筑呈现跨越式发展态势,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在严寒及寒冷地区全面展开,公共建筑节能监管力度进一步加强,节能改造在重点城市及学校、医院等领域稳步推进,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规模进一步扩大,圆满完成了国务院确定的各项工作目标和任务。十二五期间,我国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规模持续扩大,共确定46个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市、100个示范县和8个太阳能综合利用省级示范,实施398个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示范项目,装机容量683兆瓦。 持续推进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研究编制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全文强制性技术规范;逐步修订现行建筑节能设计、节能改造系列标准;制(修)订《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温和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绿色建筑实现跨越式发展。通知还强调,为了加强太阳能光伏建筑应用,在建筑屋面和条件适宜的建筑外墙,建设太阳能光伏设施,鼓励小区级、街区级统筹布置,共同产出、共同使用。 组织开展规划实施进度年度检查及中期评估,以适当方式向社会公布结果,并把规划目标完成情况作为国家节能减排综合考核评价、大气污染防治计划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纳入政府综合考核和绩效评价体系。专栏7 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部分标准编制计划建筑节能标准。 在严寒及寒冷地区,落实北方清洁取暖要求,持续推进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全国城镇新增太阳能光热建筑应用面积20亿平方米以上。 专栏5 既有建筑节能重点工程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本规划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十三五规划纲要》制定,是指导十三五时期我国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事业发展的全局性、综合性规划。 |
相关资料 |